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团队聚焦骨与关节代谢研究半年内连发三篇高水平论文
骨与软骨退行性相关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社会负担的“三高”特点。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其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阻碍社会的进步。针对这一临床上的难题,邵逸夫骨科团队近年来聚焦骨与软骨代谢的病理机制及靶向治疗体系的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
1.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了机械力调控小分子代谢物在骨代谢稳态中的作用和机制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团队的研究论文“Mechanical force promotes dimethylarginine dimethylaminohydrolase 1-mediated hydrolysis of the metabolite 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 to enhance bone formation”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创新性地揭示了机械力可以调控骨代谢微环境,尤其是减少代谢小分子ADMA而参与骨稳态失衡病理进展的新机制,并证明了DDAH1腺相关病毒具有促骨形成的治疗作用。同时,相关研究成果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谢子昂医师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范顺武教授、方向前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医院秦安研究员。
2.《Science Advances》——发文揭示了干细胞募集水凝胶递送microRNA抑制骨关节炎关节的衰老并促进软骨再生的作用机制
当地时间2022年3月3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团队的研究论文“Stem cell-homing hydrogel-based miR-29b-5p delivery promotes cartilage regeneration by suppressing senescence in an osteoarthritis rat model”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干细胞募集水凝胶递送miRNA的抗衰老治疗OA新策略,通过构建再生微环境来减轻软骨细胞衰老,补充新鲜的软骨细胞,从而使因OA受损的软骨恢复活力。同时,相关研究成果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诸进晋博士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方向前教授以及清华大学王秀梅教授。
3. 《Science Advances》——发文揭示了破骨前体细胞膜包被的纳米颗粒搭载circRNA以实现时空选择性精准调控破骨细胞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和机制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团队的研究论文“Suppression of osteoclast multinucleation via a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based spatiotemporally selective delivery system”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通过时空选择性方式针对破骨前体细胞进行转录后调控,为基因精准靶向递送以及新型纳米药物治疗骨质疏松开辟了新的范式(破骨前体细胞选择性递送系统POCM-NPs@siRNAcircBBS9)。同时,该研究还发现circBBS9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在人来源的破骨细胞前体中也有类似的作用,提示它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此外,相关研究成果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王清清医师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林贤丰医师、刘欣特聘研究员及范顺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