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民团队在肿瘤协同治疗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来源:admin 发布日期:2019-07-29 访问次数:81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团队在肿瘤协同治疗领域取得新进展,在高水平期刊《Biomaterials》、《Biomaterials Science》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连续发表三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两篇封面论文。

未标题-1.jpg 

1. 《Biomaterials》发文: MRI影像引导下激光诱导形变增强肿瘤放疗及光热协同治疗。

  周民团队利用了一种“激光诱导形变的立方状金磁纳米材料”,选择性地在肿瘤组织内完成表面超小尺寸金纳米颗粒的聚集,实现MRI影像引导下的肿瘤光热治疗和增强放射治疗效果的新策略。周民团队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激光诱导形变的立方状金磁纳米材料”。该方案利用立方状的纳米α-Fe2O3作为基底,在其表面修饰上大量超小尺寸的金纳米团簇,产生了较宽的近红外吸收带,可用于近红外激光激发产出光热效应。该复合材料可实现肿瘤的T2加权核磁共振成像(MRI),并表现出较强的光热治疗效果。此外,该纳米颗粒在近红外激光的激发下,基底产生形变同时表面的金纳米颗粒能够发生聚集,形成较大尺寸的具有更强放疗增敏效果的金纳米粒子,从而增强了放疗增敏的能力。该激光诱导金纳米颗粒聚集的复合材料能利用光热反应引入更强的放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作为MRI造影剂,还能实现精准成像引导下的肿瘤光热/放疗协同治疗效果,该项工作为金纳米颗粒在肿瘤诊疗的高效应用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材料顶级期刊《Biomaterials》(IF=10.273)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19.119369

 未标题-2.jpg

2. 《Biomaterials Science》封面论文:磁共振影像引导下的肿瘤栓塞协同治疗新技术。

   肝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的癌症,由于肝肿瘤的异质性、转移和复发性,完全缓解肝癌是现在临床医学的一大挑战。临床上,手术切除和移植是肝癌患者优选的治疗方法,但健康肝脏供体非常有限。经导管动脉内介入注射作为一种高效的局部输送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肝癌的治疗。周民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多功能协同纳米抗癌化疗栓塞新技术,实现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引导下的精准高效抗肿瘤药物递送。该研究核心内容是设计构建了一种阿霉素加载和pH释放响应的含有磁性单晶赤铁矿和聚多巴胺壳层的复合颗粒,并与碘油混合用于MRI引导的光热化疗栓塞治疗原位肝癌。该技术克服了传统化疗栓塞(比如药物装载或释放的可控性差)等缺点。同时也赋予医学影像功能来指导和监测肿瘤部位药物输送与治疗过程。在大鼠的原位肝癌模型中,通过经导管动脉内介入的方式将复合纳米治疗系统输送到肝癌肿瘤部位,采用近红外照射下,复合纳米载药系统展现了明显的肝癌肿瘤生长抑制作用。这种多功能光热化学栓塞在临床肝癌治疗中具有较大的转化前景。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材料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Biomaterials Science》上,论文发表后被杂志编辑部重点推荐,被编辑部选为Back Cover封面文章。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9/bm/c9bm00056a

 未标题-3.jpg

  3.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封面论文:多重响应尺寸可控靶向载药体系用于肿瘤放化疗协同治疗。

  抗肿瘤药物在肿瘤深层组织内部的可控释放是当前药物递送的一大技术难题。周民团队利用肿瘤细胞内和细胞外多重响应的载药系统实现了抗肿瘤药物的靶向输送,显著提高了药物的抗肿瘤效果。该成果核心内容是设计构建了一种“多重响应尺寸可变的靶向抗癌纳米材料”载药系统,利用恶性肿瘤微环境中细胞内外不同的变化特征,突破微环境中多重生物屏障,在完成药物的靶向肿瘤递送的同时,在肿瘤深层组织实现了高效抗肿瘤药物递送,从而明显抑制恶性肿瘤的转移。该成果克服了以往正常纳米药物难以靶向在肿瘤组织输送,即使部分进入肿瘤后往往难以渗透整个肿瘤组织,无法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无法有效消除肿瘤的难题。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上,论文发表后被杂志编辑部重点推荐,被编辑部选为Front Cover封面文章。论文链接: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19/TB/C9TB00716D

 未标题-4.jpg

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是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交叉学科博士生钟丹妮、转化医学研究院博士后李杨杨、转化医学研究院博士后Dahmani Fatima Zohra。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是论文的通讯作者。相关研究也得到了浙江大学交叉学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的大力支持。这一系列研究工作获得我校医工信交叉学科项目的连续支持,项目整个团队涉及药学、光学工程学、材料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多个学科。在立足于临床需求前提下,通过多科学交叉协作创新,做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临床转化前景的研究工作。

项目负责人是转化周民研究员入选浙江大学“百人计划”,并担任教育部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自2016年回国以来,周民研究员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充分利用我校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结构层次丰富、交叉学科平台集聚等学科生态多样化的优势,主要围绕“分子影像和纳米医学”在癌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这一国际研究热点,致力于新型纳米药物的研发,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并具有较高临床转化前景的重要研究成果,并连续两年获得“浙江大学2017年度十大学术进展提名奖”及“浙江大学2017年度十大学术进展提名奖”。